2019-08-23 09:05:40 头条 930阅读
原标题:《小欢喜》里的中年断
电视剧《小欢喜》持续热播,给好评的人都说“过于真实”,以及陶虹奉献了神一般的演技。
“过于真实”言过其实,倒不如说是过犹不及。
这部剧集中了太多的社会G点,仿佛是用大数据筛过一样,粗略统计,就有原生家庭、早恋、艺考、性骚扰、抑郁症、二胎、中产危机、中年危机、传销、学区房,全让剧中的三个家庭赶上了,被编剧像面团一样揉来揉去。难怪有人惊呼,《小欢喜》怎么变成了《大悲咒》。
话题也是流量。把这么多国民话题打包梭哈,萝卜白菜,各取所需。于是,年轻人被分配了早恋、抑郁症,老年人被安排跌入传销陷阱,中年人则成为最后的买单者,左支右绌。愈往后,台词愈是苍白的,剧情主要靠眼泪推动。
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套路或话术,故事里的中年人,要么家道中落,要么沦为韭菜,最后不是有贵人相助,就是自己开挂,强行小团圆。
此次,中年人又被狠狠消费了一把。中年得病,中年失业,中年养娃,单拎哪个,都让人吃不消,在剧中却化成鸡汤。《小欢喜》里的主人公遇山开路、逢水搭桥,满满的正能量。但现实不是诗。现实中,开挂少,被开水烫的概率大。
桩桩件件,都是中年维特之烦恼。中年危机和中产危机,是一个硬币的两面,都是不上不下的夹层危机。一方面担心财富贬值、阶层退化,另一方面担心“老之将至”,患得患失,开始迷信一些过往从不相信的东西。
自保温杯问世,经无数爽文反复贩卖,一条中年危机的断层线呼之欲出。地质学里讲到,当地壳岩石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本身的强度后,就会发生断裂,出现断层。而地震往往是沿着断层线发生的。中年人的断层线,简言之,没钱。房子、票子、孩子,阶层、职场、圈子,层层叠叠,中年人只能努力转圜,《小欢喜》只不过是用力最狠的。
在断层线上,中年人如履薄冰。“90后”的女作家,可以傲娇地发泄对马桶之上TOP 5生活的不满;“80后”的女主持人,则一句话说不对,就要被人贴上卑微的标签。人到中年卖保险,成为时下最犀利的段子,任由旁人表述。
中年危机和中产危机,各国皆然。国人情绪之所以被放大,与过去40年的飞速增长和现在的快速转型不无关系。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“婴儿潮”和4亿中产,见证了这个国家最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尚待越过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不免有些忐忑。期间的焦虑,便来源于此。
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情绪和焦虑,不用大惊小怪。中年人和中产家庭在舆论场上的这种白描,更多是一种“剧场真实”,而非“历史真实”。中年人也好,年轻人也好,都别把自己对号入座到一种建构出来的镜像里。